【育】府城茶風景 ▎我和台南011



這天我第一個到十八卯,在門外躊躇了一陣,正準備拉開店門,茶館內一位頭戴畫家帽的先生早我一步拉開了門,慈祥道:「成大的同學?請進。」「是的。」我答道。這位步伐翩翩書卷氣質的長輩正是十八卯茶館的店主葉東泰先生,也是這天與我們分享府城文藝與茶藝的講者。

坐落於公會堂與吳園間的十八卯茶屋,前身為日本人柳下勇三在1929年興建的日式高級料理亭「柳下食堂」,經翻修後,葉東泰先生選擇在2012年,馬雅預言世界末日的隔一天重新開幕。開幕前夕,茶屋還舉辦了一場別具趣味的末日茶會,大家相約,若是末日沒有到來,再一起來品茶。而店名十八卯拆解自柳字,亦有重生與延續的祝福意味。茶屋的木樑因為由綑綁的竹子與泥土組成,冬暖夏涼猶如祖先庇佑著這塊土地。

這個下午,我們談茶的淵源以及茶和府城的關係。唐朝以前茶葉因味苦多被當作藥草使用,後來,陸羽寫了《茶經》,煮茶程序成了後人品茶的依歸;到了宋代,開始生產比較精緻的陶瓷器具,鬥茶文化盛行(評判茶品質優劣的比賽);元代受異族壓迫,力圖通過飲茶展現情操,回歸淡泊(唐宋會在煮茶時加入蔥薑鹽調味,元朝則採清飲);明代時品茶不再只是皇宮貴族的專利,平民百姓也懂得品茶;而到了清代,功夫茶此一對泡茶程序、茶具以及品飲方式講究的泡茶方式,為人民津津樂道。說到功夫茶,葉東泰先生特別為我們示範功夫茶程序,他也說明泡茶時大家會使用的文雅手法(像是將茶均勻地倒進茶杯中稱作關公巡城;把茶壺內的茶滴盡稱作韓信點兵)與禮儀(逆時針倒茶代表將賓客迎進來,若是見主人順時針倒茶,可要識趣呢)。而泡功夫茶所使用的孟臣壺和若琛杯也各自擁有故事。

生活於現代,我們之所以能了解早期祖先和茶淵遠流長的互動關係,都是因為有了文字的紀錄,文學賦予茶更深的底蘊。台灣在明鄭時期,沈光文組成東吟詩社,拓展鼓吹台灣教育,晚年在善化教學行醫,史稱開台文獻初祖。他留下了「秋到加餐憑素字,更深吸飽露空華。明朝代汲溪頭水,掃葉烹來且吃茶。」這樣在艱苦環境下仍不忘烹茶的詩句。鄭經亦寫過「階前碧草如鋪絮,枝上綠葉若懸晶。開窗獨對曉涼景,卻把山茗和雪烹。」剷雪泡茶與大自然對坐,令人心生嚮往。

日治時代末期(1941),一家「望鄉茶房」,在台南今日林百貨一帶揭幕,為當時時尚人士及藝術家交流的場所。茶房的日本師傅有幾位徒弟,這些徒弟在茶房歇業後另闢蹊徑,便成為當今我們在台南耳熟能詳銀波布丁、雙全泡沫紅茶等的創辦人。雙全泡沫紅茶的創始人張番薯先生,把泡茶功夫傳授給自家親戚許天旺先生,歷經挑擔子到鐵馬再到小攤車的販賣方式,在1983年終於有了店面。雙全泡沫紅茶的現沖紅茶是許多老顧客童年的回憶,每年過年,店家會在店門口會貼上和茶有關的趣味詩,客人品茶吟詩,是台南美麗的風景。葉東泰先生和我們分享這些詩,趁興吟詠,甚是風雅有趣。


「紅茶的芳味 是美妙的歌詩 咻會落喉 講袂出喙
紅茶的芳味 是遙遠的記智 愈老愈好 攏袂退時
紅茶的芳味 是歷史的堅持 感情的生理 愈做愈甜
馬年冬尾 卜共汝定一個美麗的約會
初五來坐
汝的笑容是羊年早春上嫷的花」(92)

「水愛滾茶 才會笑
泡茶 勿會使滾笑
人客啊--
茶的心情佇時間內發酵
撙節的學問
著用數十冬的青春來換
店有老 料嘛有實
賣茶 著愛老實
人客啊—
好茶毋爾卜止喙凋
堅持傳統才會稠辟
雙全的心意 毋是小可」(95)

另外,台南雖不產茶,許多百年老字號的茶行,像是振發、文峰、金德春茶行,早在台南深根。現在全台灣最多分店的茶行天仁茗茶,也於台南發跡。不僅如此,許多飲料連鎖店都來自台南,你說有不有趣。茶的淡泊大氣,亦如台南人發自內在的真情,既不勢利也不矯情,腳踏實地,得人歡喜。我一邊咀嚼著十八卯招待我們的小茶點(有一小片鳳梨、切成像寶石般美麗的紅石榴、椰子麻糬,還有用蜂蜜口味地瓜泥包覆的香蕉,十分精巧),一邊喝茶,心想,此生有幸於府城,在十八卯茶館,聽葉東泰先生娓娓道來茶故事,聽他唱詩,教導我們如何品茶,一窺茶風景,真是人生樂事,滿足矣。



留言